李姓,全国第二大姓,总人口超过了1个亿。
李姓得姓始祖为皋陶,东夷族的首领,上古四圣之一,其余三人则为尧舜禹。
皋陶被誉为司法鼻祖,传说我国的第一部《狱典》就由皋陶制定。
因为皋陶曾经长期掌管刑法,这种官职叫作大理,因此他的族群得名理氏,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了李氏。
皋陶为李姓得姓始祖,这种情况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,当时朝廷在天宝二年(公元743年),专门颁布了圣旨,把皋陶追封为“大唐德明皇帝”。
皋陶出生在山东曲阜,葬于今安徽六安市。
展开剩余63%大约是在西晋末年,李姓族人开始随着“衣冠南渡”大规模迁徙,当时,晋元帝司马睿渡江,在今天的南京建立东晋都城,中原士族相随南逃。
在南迁的皋陶的后裔中,最有名气的当属李火德,陇西李氏第八十二世,被尊为“李氏入闽始祖”。
李火德并不是中原之人,他出生在福建宁化县石壁村。
宋朝末年,他来到了福建上杭县丰朗村开基。
李火德裔孙众多,素有“客家强房”之美誉。曾经有相关机构发起活动,统计到李火德的后代有1500万人。
如今,在福建龙岩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,有客家第一宗祠---李氏大宗祠,有104间客房、26间客厅、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建设的,建设时间大约为清道光十六年(1836),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李火德活了87岁,葬于丰朗岗头“螃蟹游湖”穴。据说当年送葬的时候,大雨倾盆,棺柩自陷成墓。
当地人传说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墓前的石碑每年下陷一字,李氏一脉出显赫人物一位。
但是到了乾隆年间,族内的年轻一代嫌弃每年更换石碑麻烦,就在石碑下埋了一块大石板,从此以后,石碑再也没下降,但这一支的李氏一脉,再也没像以前那样出显赫后代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恒汇证券-中国十大股票软件-买股加杠杆-十大优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